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news.ifeng.com/a/20150807/44375256_0.shtml"
原標題:新華僑報:為什麼日本觀光列車執著于情調設計?中新網8月7日電日本新華僑報7日刊文稱,8月8日,日本鐵道公司九州分公司將正式推出一款豪華觀光列車,并為其起了一個頗具文化色彩的名字——“某趟列車”,受到“電車控”們的關注和期待。該公司兩年前開始運營的“七星級九州”號觀光列車問世以來,獲得了很大成功,也讓其競爭者們分外眼紅。眼下,日本各地正在悄然興起一陣“觀光列車”熱。其實,這不完全出于一種商業設計,其背后的文化因素也值得揣摩。無論是列車的外包、內飾,還是服務內容,日本各大鐵路公司傾注血本的觀光列車,都絕非“等閑之輩”。除了豪華之外,寬敞愜意的車內空間、音樂流轉的悅人氛圍,以及高大上的餐飲,必不可少。以“某趟列車”為例,接受過專職培訓的乘務員們除了提供美味的菜肴之外,還會用九州地區知名瓷器和玻璃器皿,為乘客們端上使用各地頂級食材的精品甜點拼盤,這種做法在日本國內還尚屬首例。面對旅游業和交通業日益激烈的競爭形勢,打精品品牌、推特色服務,無疑是有效的攬客招數。但是,和七星級奢華列車高達30億日元的制造費用相比,該車型每年營業額不過2億日元左右,實難稱得上是利潤豐厚。其實,除了這種高端的觀光列車,日本許多城市不乏各種以動漫、自然為主題的特色觀光列車。種種做法,令人不禁想問,日本的觀光列車緣何如此執著于制造“情調”?筆者認為,這不完全出于一種商業設計,其背后的文化因素也值得揣摩。在普通日本人眼中,日本作為島國,雖然國土面積十分有限,但是各地自然景觀和風土人情獨具魅力,“人生就是一場旅途”的情結深深扎根于日本人內心。享有日本“俳句詩圣”的松尾芭蕉一生游山玩水,作詩吟唱,行程2400公里,留下了名作《奧之細道》等,集中反映了日本人在旅途中享受和感悟人生的情結。日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筆下的《雪國》主人公島村正是“穿過長長的縣境”抵達雪國,在旅行中品味苦樂、情愛,尋求精神寄托。可以說,這種紀行文學和旅途色彩已經被認為日本文化中獨具代表性的“東方之美”之一。縱觀現代日本社會,生存壓力日益增大的同時,日本人依然將旅行視為是一種洗滌靈魂和凈化心靈的生活方式。行在路上,一本書、一支曲子、一份甜點,一杯酒,一次溫泉,甚至是一次不經意的邂逅,無不透露出日本人出游時重“情調”的興趣點。抵達目的地后滿意而歸固然重要,“過程比結果重要”或許更能準確地形容日本人旅游時的“旅人”情結。負責豪華列車運營的日本鐵路公司人員表示,希望乘客們在享受優質列車服務的同時,能夠品味和感受它們當中蘊藏著的“物語”。可以說,正如日語“物語”一詞表示的那樣,日本旅游觀光列車越來越開始走“情調”路線,也正是為了貼合游客們特別是日本人心中難以割舍的“旅人”情懷,讓旅途成為有“故事”的一件事。有句話說的妙,“哥喝得不是酒,是寂寞”。那么,可否說,日本的觀光列車是“乘坐的不是車,是情調”呢?(張知)
關鍵字標籤:九州的天氣氣候如何?要注意什麼?
|